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365手机版网!

捐赠热线:
023-73331698
培植善良——药家鑫案件的反思

  药家鑫杀人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0年10月20日晚11时,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21岁的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克鲁兹小轿车,在返回西安途中将同向骑电动自行车的女服务员张妙撞倒。药家鑫下车后,发现呻吟中的张妙在记车号,便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连刺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

 

  2011年6月7日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故意杀人罪犯药家鑫在陕西省西安市被依法执行死刑。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认为,被告人药家鑫开车撞倒被害人张妙后,又持刀将张妙杀死,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药家鑫仅因交通肇事将被害人撞倒后,为逃避责任杀人灭口,持尖刀朝被害人胸、腹、背部等处连续捅刺数刀,将被害人当场杀死,其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属罪行极其严重。故依法做出核准死刑的裁定。

 

  张妙、药家鑫,两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了,两个残缺的家庭产生了,留给家人无尽的哀伤,也留给了社会深深地反思。

 

  按常理药家鑫开车撞倒张妙后,应该尽快关照张妙的伤情,只要有一线生机就应迅速设法送医院抢救。而他却为逃避责任杀人灭口,持尖刀朝被害人胸、腹、背部等处连续捅刺数刀,将被害人当场杀死。他怎么如此凶狠、残无人道、丧尽天良。人之初,性本善,可他怎么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同情之心、善良之心呢?一个才21岁的大学生啊,天之骄子啊!怎么会变得这样子呢?联想起那个马加爵杀死同室学友、韩方奕打死警察,我们一方面为这一幕幕悲剧感到震惊,为这些年轻的大学生感到痛心,同时也深深感到在青少年心中培植善良是多么紧迫、多么重要,也不能不质疑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在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和弊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良的情感是一切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他认为善良的情感是人道精神的源泉和核心,而这种情感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悉心培养才会产生效果。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善良之心,他的聪慧、勇敢、坚韧、无所畏惧等等品质越是卓越,可能对社会构成的威胁就越是可怕。药家鑫就是典型一例。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青少年的善良之心呢?

 

  首先是家庭教育要为培植孩子的善良之心奠定基础。先看看药家鑫的家庭教育。药家鑫父母爱孩子,但却没有培养起孩子的爱心、善心。父母望子成龙,对他管教严厉,逼他苦练钢琴,动辄打骂,使他产生了一种“家庭恐惧症”,他“感到人生乏味”,心理极不健康。他的钢琴达到了十级水平,而思想道德水平却是十分低级。才刚上大学父母就给他买了小轿车,这过分的溺爱,没有培养起他的爱心,却为他出事创造了条件,由于他的驾驶技术拙劣,竟然在交通流量稀少的时刻撞伤张妙,再在惊慌中续撞两人。然后又极其残忍的把向他求饶的张妙杀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对一个孩子的一生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重要基础。父母从小就应当对孩子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在孩子心中播撒善良的种子。首先,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爱,只有会爱的人才有爱心,把爱心教育放在所有教育的首位;父母要努力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用爱心凝聚全家人,这样就会巩固爱心在孩子头脑中的效果;要让孩子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体谅别人的不易,这样会让他们对哪怕是不相干的人产生爱心,从小就有感恩之心;要让孩子懂得去关爱及乐意帮助别人,不但要关爱家人,还要关爱老师、同学、邻居、外面的爷爷、奶奶,关爱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一个从充满爱心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一定是心地善良的。

 

  学校教育是培育青少年善良之心的关键时期。我们一直强调学校教育一定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可是现在普遍有点顾此失彼,往往只重视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忽视思想道德培养,忽视了做人的一些基本准则教育,没有在教学生怎么做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社会、热爱家庭的身心健康的人上下工夫。药家鑫、马加爵的心理就极不健康,前几年还曾有名牌大学的学生跑到动物园残害动物,这些虽是极其典型的个案,但也暴露了我们道德规范教育方面的“缺陷”。有些学校认为教学工作繁忙,德育是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的事,没有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有的仅仅是举行个升旗仪式和讲一堂思想道德课,形式单调,效果很差。孩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正是长身体、学知识、逐步完善思想道德素质的时期,应该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培育青少年的善良之心。现在有些学校将慈善文化引入校园,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开设慈善文化教育课,组织慈善义工团,开展慈善义工服务项目,开展“慈善一元捐”活动,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良好风尚,让学生在参加慈善活动中受到教育,陶冶心灵,提高文明道德素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推广。

 

  社会环境是培育青少年善良之心的重要因素。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社会环境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至关重要。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芜杂混乱的社会环境会污染青少年的心灵,健康美好的社会环境会使青少年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健康成长。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党委、政府、社会各界,都负有重要的责任。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一定要下决心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环境,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发展慈善事业,一方面是挖掘社会潜力,利用社会资源,扶贫济困,救助弱势群体,更重要的是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增强慈善意识,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善美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其精神作用要远远大于物质的作用。我们要高度重视发展慈善事业,营造慈善氛围,广泛动员,全员参与,以各种形式的慈善活动为载体,让民众在慈善实践中培植善良的品性,让慈善助人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少年沐浴着慈善的阳光,慈善的种子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公民。

 

  药家鑫案件给我们许多启示,重要一点就是要十分重视培植善良。善良的情感及其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这种情感会影响到人的一言一行,待人处事会更加成熟和理性,关键时刻能与人为善,不会有过激行为、触犯法律。这种情感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悉心培养才会产生效果。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健壮的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子。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父母要努力,我们的学校要努力,我们的社会要努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的新一代一定会成为身体健康、人格完善、道德高尚、多元智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未来一代。(王忠本)

捐款方式
银行汇款:
开户行:工商银行石柱支行
开户名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慈善会
开户账号:3100019309026432316